借文物之形
傳文脈之火
打破時空界限
硅寶帶您穿越到
那個神秘的古蜀世界
領略輝煌燦爛的古蜀文明
三星堆新館于2023年7月正式開館,其對標世界一流博物館建設,建筑面積達5.44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2萬平方米,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遺址類博物館單體建筑,與現有的一、二號館共同組成三星堆博物館群,打造展陳形式多樣化、現代化的世界級專題性博物館。
堆列三星 古蜀之眼
新館位于遺址保護區東北角,以三個覆土單元的組合形態,寓意“堆列三星”。其外觀使用了象征土地色彩的“菊花黃”花崗石,堆體表面覆蓋的石板厚度達到8公分,板面采用人工手鑿工藝,質感粗獷厚重。

圖片源自三星堆博物館公眾號
在敦實的立面又透出一雙“古蜀之眼”,由超白玻璃組成,外側安裝青銅材質的遮陽板,由黃銅板通過特殊的氧化工藝加工而成,模擬出土文物青潤斑駁的肌理。它回望分布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遺址區,同時將三星堆博物館園區盡收眼底,開啟跨越時空的對話。
超白玻璃


圖片源自三星堆博物館公眾號
經過層層設計篩選,場館最終選擇100%采用硅寶密封膠,使用硅寶998硅酮耐候密封膠、硅寶999硅酮結構密封膠、硅寶DJ-A3-119防火密封膠,除了膠體自身優異的粘接性能、耐氣候老化性能、防火阻燃性能外,這些產品均通過綠色建材認證,綠色環保,低VOC,對文物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內含玄機 天地相對
穿過堆體的封閉外墻,進入如洞穴般的內部空間,開啟探索的旅程。30米高的接待大廳的中庭是一條盤旋的“時空螺旋”,其360度環繞的坡道連接新館地上地下主要的樓層,營造出垂直向度的精神空間。

圖片源自三星堆博物館公眾號
與三星堆2號老館標志性的圓形中庭,朝向天空的“天眼”相對,新館創造了向著地心旋轉的“地眼”,代表對大地的追尋——螺旋坡道盤旋而下,最終抵達建筑的最低點——地下負10米位置的圓形地坑,地坑的最深處,三束激光投影從圓孔中射出,在30米上方的天棚投出變幻的三星堆影像,寓意來自遠古的文明之光。
600余件文物初露面
新館展出1500余件(套)文物,有600余件文物為初次展出,青銅神壇、鳥足神像、騎獸頂尊人像、龜背形網格狀器、著裙立人像、虎頭龍身像等重器都悉數亮相。
圖片源自三星堆博物館公眾號
在展出技術上,新館采用了數字化修復演示的新展陳方式,實現相關重器一比一真實拼合修復全貌以及細節解讀的動畫展示。還有最新的裸眼立體新媒體技術、投影機矩陣無縫融合技術等,都助力館方向游客流暢演繹三星堆古城的整體畫面。
從大地升起,回望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的“古蜀之眼”,那雙眼睛仿佛有魔力一般,只要看上一眼,就能被引入那個神秘魔幻的古蜀世界。
看著這些出土的青銅器具,很難想象他們是怎樣在那個生產工具落后的時代造出如此超前的工藝品。或許是匠心,是精益求精的執念,而這,就是硅寶與幾千年前的古蜀人最大的共鳴。